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资金链濒临断裂 沪钢贸商会呼救银行放贷

“钢贸企业资金流动性出现的困难局面,面临全行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,银行贷款到期还不上的局面在加剧。”

近日,一封周宁上海商会致商业银行的公开信,道出了一直被“跑路”、“倒闭”传闻笼罩的钢贸行业的真实状况。公开信详细陈述了目前钢贸商所遭遇的资金困境,以及银行显著收贷的后果,希望银行能够在“非常时期”给予稳定的融资支持。

周宁上海商会拥有占据上海钢材市场约七成的钢贸会员,在全国兴办的大型钢材等专业市场也达600多家,这一群体所面临的状况,正是全国钢贸商的缩影。

资金困局

在上海做螺纹钢生意的肖先生,就是周宁上海商会的一员,近几个月,肖先生基本都没怎么进货也没怎么出货,手上几乎没有多少库存。

“现在工地根本要不了那么多钢,不给钱的我们就先不卖了,现在自己有一定的现金流,比卖出几吨钢更重要。”肖先生说。

与大多数钢贸商一样,肖先生主要的融资来源就是银行贷款,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,要想顺利从银行拿到钱越来越困难,这也是所有上海乃至全国的钢贸商所面临的共同难题。

根据周宁上海商会公开信上的统计,今年年初到目前,银行对周宁上海钢贸业的融资规模已经收缩了23%以上,而《财经日报》记者从数位圈内人士处了解到,对于钢贸行业,融资收缩30%可能就是生死“红线”。

“以前很多钢贸商都在通过钢材抵押获得的贷款做炒房等其他生意,很多老乡一人手里都攥着几十套房,现在钢材卖不出去,房子也卖不出去,银行又催着还贷却不愿续贷,资金压力自然越来越紧张。”肖先生说。

由于需要提前1~2个月向钢厂支付预付款,以及钢材运输过程中也要占用一定的时间,一般做一单钢材生意需要3倍的资金,才能让整个资金链条的正常运作,这也使得很多钢贸商需要通过投资其他领域来支撑钢贸生意,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通过钢材抵押融资做大其他投资的衍生市场,而一些钢贸商更是将钢贸仅作为融资手段,导致这一行业聚集的民间资金越来越多,泡沫和风险也就越来越大。

回暖无期

“目前真正倒下或者跑路的钢贸商还不多,但现在银行方面不仅在收贷,新增贷款更是几乎没有,致使很多企业已经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苗头。”周宁上海商会会长周华瑞昨天告诉本报。

事实上,这样的情况,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也曾出现过,不过,之后的四万亿投资政策出台,下游需求重新复苏,令很多钢贸商复活,而银行的融资支持也重新恢复,风险也就暂时得以掩盖。

“目前来看,下游需求普遍不好,不管是房地产、基建、机械制造还是造船。现在只能看发改委近期密集批复的项目到底能不能真正启动,不过,钢材市场要想在下半年回暖,估计也没有那么迅速。”一位钢铁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。

“而如果钢贸商的产业链断裂,风险还是会传递给银行。”上述人士说。

在周宁上海商会的公开信中,就对在沪国有、股份、城市、商业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建议,希望能够给予能正常还款的企业续贷支持,并给予合作担保公司、市场一定的宽限期,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

“目前我们已经在通过担保公司、市场管理、上规模企业筹集风险金等方法抱团取暖,商会已经通过企业自筹了超过2亿的风险金,各个市场和担保公司也纷纷减免了市场租金和下调了担保费,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。”周华瑞告诉记者。

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如今的危机也不完全是坏事,对一些大型钢贸商来说可能还是优胜劣汰、提高集中度的机会,甚至可能会加速促进整个钢贸行业的变革。

银行两难

而目前看来,银行对于钢贸的态度,也开始变得“暧昧”起来:想收贷、怕收贷、“骗”着收贷又不舍得收贷。

目前,五大行中有两家大行已经基本从钢贸撤贷,即对到期贷款“能不续贷就不续贷”,更不会有钢贸类新增贷款。而其中一家大行近期还发出风险预警,要求停止民营互助式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业务,停止钢贸的联保、互保类贷款。


 

不过,也有几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对钢贸仅是“温和”降低贷款占比,其中某钢贸贷款余额较大的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的风控策略是,“三年内累计降低钢贸类贷款10%”。对于这一收贷速度,不少钢贸企业主表示“可以承受,总比骗走贷款强”。

而所谓的“骗”走贷款,据某钢贸商透露,是指一些银行在要求企业还贷前承诺可以续贷,钢贸商因此以圈内普遍的月息三分的高息拆入资金“过桥”,而银行收走贷款后,续贷再无下文。

不过,在银行基层操作层面,有支行领导向本报坦言:“我们也苦恼,原来支行贷款业绩依靠钢贸支撑,一旦钢贸不能做,还有什么行业能够消化掉这么大的业务量呢?”


更新时间:2020-11-26